施耐德电气研究显示,较多企业尚未对新能源经济准备就绪

zhang xinyu 0
  • 针对 236 家公司的调查显示,面对不断变化的能源环境,企业认为自己已准备就绪,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缺乏整合的能源与可持续性规划,执行不足、数据管理不力都会造成阻碍

2018年2月6日,中国北京 ——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发布了一项最新调查结果:大多数企业认为自身已对分散化、低碳化、数字化未来做好准备;但事实上,许多企业尚未采取必要行动,以整合和推进能源和可持续项目。

这种状况源于:大多数企业在能源管理和气候行动方面仍采用相当保守的方法。由于采购、运营和可持续等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数据收集和分享效率低下,不同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差距日趋明显。

81%的企业已经完成或已有计划进行能效升级,但只有等于或少于30%的企业考虑抓住微电网和需求侧响应等新能源机遇

一项由全球近 240 家大型企业(营收等于或大于 1 亿美元)参与的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将在未来三年内采取相关行动,以确保自身企业的碳减排计划与业界领导者并驾齐驱。但是已发起或正在开发中的项目更多倾向于能源、水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除可再生能源领域外,很少有企业采用更先进的能源和排放管理的战略和技术。
调查的主要发现包括:

  • 81%的受访者已进行能效升级或将在未来两年内进行能效升级;75%的受访者正致力于减少企业用水量和废弃物。
  • 51%的受访者已经完成或正计划推行可再生能源项目。
  • 仅有30%的受访者已经实施或正在积极筹划使用储能、微电网、热电联产或混合技术。
  • 仅有 23%的受访者已经制定或计划在短期内制定需求侧响应战略。

施耐德电气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表示:“我们正处于能源消耗和生产方式发生大规模颠覆性转型之际。能源保护受到的近乎普遍的关注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然而,对于企业说,在能源消耗方面拥有足够先进意识只是其发展和繁荣所需的一部分。企业需要成为积极的能源参与者,关注能源生产,并与电网、配电企业、同行和其他行业新晋企业充分互动。如果现在不及时采取行动,未来将会远远落后。”

企业发展新能源经济的主要障碍可能源于内部协调问题。61%的受访者表示,其企业的能源和可持续性决策未能在相关团队和部门之间得到很好的协调,这个问题在消费品和工业业务领域尤其突出。同时,有同样数量的受访企业表示,缺乏协作也是一项挑战。

数据管理被认为是整合的能效和碳管理的另一个障碍,45%的受访者表示其内部的组织数据高度分散,仅限于本地或区域处理。在认为“用于数据共享和项目评估的工具/指标不足”是跨部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的受访者中, 65%的企业只在地方、区域或国家层面管理数据,而未将其提升至全球层面。

托管云服务领导者 iomart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已采取整合的、数据驱动路径的案例。该公司利用其位于英国的自有的和运营的数据中心网络,进行能源效率和环境管理协调。

“数据和可付诸实践的洞察十分必要的,”iomart 集团技术运营总监尼尔·约翰斯顿 (Neil Johnston) 表示,“但是,掌握这些信息之后如何处理它们同样重要。我们的采购、能源和可持续性团队进行数据比对,并制定统一战略管理消耗和排放,并降低成本。这种合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同时帮助我们荣获了ISO 50001认证,并达到了碳减排承诺的要求。”

该研究还提到了其他几个领域的进展

超过50%的公司已经启动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启动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医疗保健和消费品两个领域分别以64%和58%的比例领先。此外,相关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均高度参与了这些项目及其他以可持续性为重点的项目。例如,74%的受访者表示其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得到高级管理层成员的关注和批准,被视为战略重点。

虽然投资回报率是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基准,但企业同时开始进行更长远和综合的投资。例如,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其投资评估过程中考虑到了环境因素。组织风险 (39%) 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该项研究由 GreenBiz Research 完成,旨在了解企业如何制定能源和环境战略、如何收集和共享数据以及在跨部门协调方面的表现。该类实践被称为积极能源管理。参与者包括负责能源和可持续管理的各种专业人士,涵盖了从高管团队和董事会成员到独立贡献者的各级人员。参与调查的企业共来自11个主要领域,包括消费品、能源/配电企业、金融、工业、医疗保健和科技等。样本抽样结果受变量影响。

更多详情请查看研究报告。关于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的新闻和趋势,请访问施耐德电气视角或关注@SchneiderESS



工厂360 —— 专注工厂全生命周期精益运维和数字化智能化
关注工厂360 官方微信账号,获得更多前沿工业讯息

工厂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