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元:中国制造能超越日本制造吗?

0

20150609115807

By 东方管理评论

最近两年,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前有美国、日本、德国,后有印度、越南、泰国等),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而凭着对中国制造的深入了解,笔者反而相信中国制造不仅能够超越日本制造,而且称霸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制造拥有诸如广阔的内陆发展腹地、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巨大的消费市场支撑以及发愤图强的制造业者等多方面优势。

广阔的内陆发展腹地

自2008年前后开始,中国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开始了向土地、劳动力和基础资源品等各方面成本都更为低廉的中西部转移的浪潮。虽然企业家们不时抱怨,中西部的投资环境不规范,政府招商“进得去,出不来”,但毕竟中国是一个同质性极高的国家,其转移成本和转移难度比转移到完全不熟悉的国外要低得多。
最近几年,在东南沿海制造业差强人意的情形下,河南、四川等中西部人口大省制造业的兴起趋势明显,东部农民工总量增幅回落,中西部则持续增长,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反映。这种转移使得中国内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梯度,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平衡发展。
再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以逐步消除,这些都为这些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国制造可以以空间换时间,得以喘息,得以继续发展。

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

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这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的能力。前些年,在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浪潮中,外商投资之所以青睐中国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配套条件好。反过来,又由于大量外资企业在国内的运营,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配套条件。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唯一优势是通宵达旦的廉价工程师、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驰的货柜车司机等等……这些都是事实。正因为这种优势延续了足够长的时间,才使得中国制造的产业配套能力变得无以伦比。
可以肯定,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复制这种能力,即使是美国也做不到这一点。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循序渐进地升级技术和管理,逐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强。

巨大的消费市场支撑

可以说中国的消费市场潜力在全球的主要国家中是最大的。过去,那么多外资企业来中国办厂,还有一个着眼点是中国有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虽然过去几年我们的劳工成本上涨很快,但就制造以及物流等综合效率来讲,中国依然保持着优势。
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还是一个重量级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联动格局。尽管最近有许多外企撤走在中国的工厂,但从频频出现的工厂“员工荒”来看,说明巨大的消费市场业已启动,部分劳动力已经转向商业。
所以,即便欧美市场需求疲软,但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再加上国家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中国制造将得到较快速的升级和转型。

发奋图强的制造业者队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仅成长了一大批成功的民营制造业者,他们大多是企业主,是中国制造中最富竞争精神的力量。与此同时,大量的外资企业投资国内,除了解决就业发展经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产业工人等制造业者,他们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熟练的工作技能。他们或者自主创业,或者进入民营制造企业,形成了一股推动中国制造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这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最近和一些日本制造业朋友交流的时候,常常被问到,中国制造会否全面超越日本制造的时候,我通常会给予肯定的回答。理由是,多数日本制造业者的学习力严重退化,冲劲不足是致命的缺点,而中国制造业者依然发愤图强,学习力超强。曾几何时,由于地产的疯狂、金融的无序,让一部分制造业者分了心,走了弯路。值得庆幸的是,最近一两年来,由于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让多数制造业者回心转意,重回主业。
就像真正的战争一样,不管武器如何先进,但最终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所以笔者以为,有我们这样一支发愤图强的制造业者队伍,中国制造必将称霸世界。(本文作者刘承元博士为合众资源·3A顾问董事长)

 



工厂360 —— 专注工厂全生命周期精益运维和数字化智能化
关注工厂360 官方微信账号,获得更多前沿工业讯息

工厂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