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制造杂志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国制造2025》,是一篇大文章。做写好这篇文章,需要全国上下凝聚一切力量,共同实现制造强国梦。 【核心内容】 “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以十年为一个阶段,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建设: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还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还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大关键词】 1、中国梦 2012年,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概念,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制造2025》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撑,这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 因此,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契合“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根本要求,通过持续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35》、《中国制造2045》,到建国一百周年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新常态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这也是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经济新常态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是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规划指引,是为中国制造业在经济新常态中指明发展方向。 3、创造力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甚至已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严重损害了国家信誉和形象。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一个亟须实现的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这个过程中,创造力是中国最渴望的能力。中国创造力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技术创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 创造力的另一个体现是品牌创新。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转变。 4、国际化 当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这种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中国制造2025》放眼全球,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是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有一部分内容是针对国际化的,如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鼓励企业“走出去”。正在全面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进一步跃升。 【重点关注领域】 1、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以其卓越的柔性自动化的性能、优异而稳定的精度、灵捷而多样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瞩目,它开创了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先河,因此数控技术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的研究,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促进了数控机床的进一步提升。 “数控一代”机械产品相当于在机器里安装了一个“大脑”,通过提升装备技术性能和附加价值,实现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因此,以数控一代为示范工程,通过机械装备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加快引领带动传统制造业全面升级,是传统制造业技改的突破口。 2、机器人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先进方向的杰出代表,自然是站在“风口”上的。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呈爆发式增长,随着个人服务、医药、教育、军事等需求的提升,我国服务机器人的使用量也逐步增长。 近段时间以来,机器人领域好消息频传。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标准委等多家部委纷纷出台政策、设立项目,推进机器人的研发、应用、检测、认证和标准化工作。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领域,机器人产业会成为我国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入口。 3、信息产业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未来十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产业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风口”。 例如,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领域,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这些都是软件行业要面对的挑战,当然也是机遇。 再如,信息通信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此外,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也是一个大市场。 4、高端装备 《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个内容是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其中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是重点领域。 “走进去”,高端技术是硬道理。我国钢铁、水泥、化工、机械等众多产业的国际合作如火如荼,价格低廉、性价比高是显著优势。同时,我国还用高新技术当敲门砖,摆脱了低水平市场的徘徊,逐步在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大显身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高铁、中国核电。我国在这些领域能够在国际市场叫得响,是因为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底气。技术创新、再创新,仍是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首要任务,应该上升到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战略层面去把握。 因此,在世界舞台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中国装备制造业不但要有信心、有激情、有冲劲,更要有智慧、有胆略、有能力,用总揽全局的国际视野、脚踏实地的再创业精神,锻造出国际竞争的硬实力,迈出“走出去”的坚实步伐。 5、新能源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全面推进钢铁、有色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散布其间,是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绿色制造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新能源行业也会是一个受益领域。例如,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汽车在《中国制造2025》的帮助下或将迎来战略性的发展契机。根据规划,中国将优先发展的十大高端装备中就包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此外,一些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工业产品也是一个增长点,例如节能电机,低压变频器等。 按照国务院部署和要求,为了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快实施工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组织实施绿色工业发展的示范工程;全面推进企业的绿色生产;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的行业都将因此受益。 工厂360 —— 专注工厂全生命周期精益运维和数字化智能化 |